序号 |
姓 名 |
篇 名 |
备注 |
综述(01) |
|||
1 |
朱晨豪 |
多模态图像描述任务综述 |
|
2 |
崔 冰 |
面向生产过程调度的数字孪生系统体系架构研究 |
|
3 |
李传帅 |
基于EasyAR的聂荣臻元帅陈列馆导览系统研究 |
|
军事领域仿真(02) |
|||
4 |
丁 浩 |
UUV水平航行稳定性分析与仿真 |
|
5 |
张明书 |
基于情感特征和谣言种类的谣言检测 |
|
航空航天领域仿真(03) |
|||
6 |
解永锋 |
可用于轨道重构的舵面控制配平特性分析方法 |
|
7 |
李 瑾 |
基于可变信赖域的飞行器轨迹快速优化 |
|
8 |
李栩进 |
一种组合动力飞行器上升制导方法 |
|
9 |
刘春玲 |
基于改进PD的LESO四旋翼控制算法 |
|
10 |
吴 双 |
面向应急通信服务的多无人机协同飞行规划 |
|
11 |
张香燕 |
基于跃变量分析的航天器遥测数据可信度计算 |
|
12 |
曹胜鸿 |
基于改进复合形法的平流层飞艇外形优化设计 |
|
13 |
成利梅 |
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四旋翼自适应滑模控制 |
|
14 |
马嘉程 |
光电吊舱稳定控制方法研究与仿真 |
|
能源领域仿真(04) |
|||
15 |
邓佳欣 |
基于包络约束的幅相联合净空测量方法 |
|
16 |
潘少伟 |
基于GA-SVM的岩心铸体薄片图像分类研究 |
|
17 |
石 慧 |
基于DBN和多元线性回归的风电功率预测 |
|
18 |
孙雨晴 |
双有源桥DC-DC变换器的最小回流功率控制研究 |
|
19 |
袁昌盛 |
基于校正环节与改进LADRC的并网电压控制 |
|
20 |
陈一镖 |
基于MPA优化PNN的电能质量扰动识别方法仿真 |
|
21 |
汪 泉 |
水平轴风力机叶片曲面建模与等几何分析研究 |
|
交通体系与工具仿真(05) |
|||
22 |
艾建杰 |
大跨度桥梁桥墩延性抗震结构响应数值仿真 |
|
23 |
陈春俊 |
高速动车接触器性能退化模型建立与寿命预测 |
|
24 |
樊锐博 |
基于RPCA低秩模型的车辆外形识别研究 |
|
25 |
何 鑫 |
||
26 |
蒋 涛 |
基于云仿真的铁道车辆动力学仿真系统开发 |
|
27 |
李 铭 |
基于OBDII的目标区域车辆远程监测方法仿真 |
|
28 |
李致远 |
||
29 |
唐阳山 |
四驱动电动汽车坡道行驶ASR控制仿真研究 |
|
信息仿真(06) |
|||
30 |
陈 靖 |
基于声波信号采集的钢筋混凝土损伤识别仿真 |
|
31 |
陈心怡 |
基于多模态生理信号特征融合的情感识别方法 |
|
32 |
董春丽 |
融合帧内与帧间技术的数字视频篡改检测方法 |
|
33 |
郭诗嘉 |
生成式方法在戴面罩热红外人脸识别中的研究 |
|
34 |
黄 强 |
一种用于目标检测的位置加权特征金字塔网络 |
|
35 |
黄兴禄 |
基于混合特征与信息熵的人脸微表情识别算法 |
|
36 |
黄泽钦 |
基于DMR-WF与信息论准则的信源数估计 |
|
37 |
李 曼 |
基于深度学习的增量式数据目标模糊识别仿真 |
|
38 |
聂青青 |
图像重建下视觉信息传达优化方法仿真 |
|
39 |
全 震 |
城市道路绿化结构信息高精度提取仿真 |
|
40 |
孙 宇 |
基于结构-纹理分解的数字图像分层修复算法 |
|
41 |
万若楠 |
基于电脑声卡的TDOA声源定位仿真系统 |
|
42 |
徐 武 |
融合改进人工蜂群与Otsu的图像分割算法 |
|
43 |
叶永雪 |
基于人体关键点与迁移学习的口罩佩戴检测研究 |
|
44 |
于春霞 |
基于小样本分类的光谱图像关联特征降维挖掘 |
|
45 |
张 烨 |
电子通信多径信号强干扰滤波抑制仿真 |
|
46 |
李国民 |
基于天线选择的大规模MIMO系统能效优化算法 |
|
47 |
秦 琛 |
基于神经网络的摄影图像无参考去伪影仿真 |
|
48 |
申 柯 |
增强型局部二值模式及其图像纹理特征提取 |
|
49 |
沈 伊 |
基于突变点检测与峰值搜索的心音分割算法 |
|
50 |
赵 建 |
基于层级的水声网络单径路由协议与仿真实现 |
|
教学仿真(08) |
|||
51 |
刘语柔 |
人体循环系统的沉浸式学习环境设计与开发 |
|
社会科学领域仿真(9) |
|||
52 |
桑 振 |
基于正态云模型的网络异常交易风险评价仿真 |
|
仿真应用研究(10) |
|||
53 |
白 杰 |
便携式潜水助推器推进系统设计方法 |
|
54 |
曹世界 |
基于环形激光的物体内表面扫描 |
|
55 |
曾 倩 |
中点注入式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磁悬浮力建模 |
|
56 |
董林威 |
六自由度并联平台的鲁棒自适应PD控制算法 |
|
57 |
高 燕 |
基于网格迁移的恐龙骨骼和动画仿真方法研究 |
|
58 |
杭阿芳 |
基于模糊PID的多电机并联运行主从控制仿真 |
|
59 |
洪学峰 |
多举缸液压起竖系统的同步升举设计 |
|
60 |
黄国豆 |
基于巴氏系数的非高斯随机系统性能评估 |
|
61 |
李 爽 |
基于大数据的分布式电采暖负荷调峰方法仿真 |
|
62 |
刘 旭 |
定子模块化混合励磁永磁电机短路特性分析 |
|
63 |
米友玉 |
基于IGWO-VMD的人体脉搏波特征分析 |
|
64 |
谭朋柳 |
败血症MCPS建模与验证 |
|
65 |
王泽坤 |
基于解析法的旋转式电动货舱门建模与仿真 |
|
66 |
徐鹤桐 |
基于WSN的室内光照强度感应控制方法仿真 |
|
67 |
张庆辉 |
基于工频电磁场的铁磁性目标探测方法研究 |
|
68 |
张 微 |
低能耗建筑地源热泵蓄热特征数值仿真 |
|
69 |
张巍巍 |
基于T-S模糊模型的下肢关节运动跟踪控制 |
|
70 |
韩 啸 |
基于多物理场耦合技术的电缆载流量修正研究 |
|
71 |
刘莉莎 |
融合热力计算的并联双U形换热器数值模拟 |
|
72 |
刘世昌 |
基于PRFPWM的PMSM自抗扰控制降噪研究 |
|
73 |
王高平 |
基于压电阵列多通道的铝板损伤检测研究 |
|
74 |
刘军杰 |
基于NDF和Luenberger观测器的IPMSM弱磁控制 |
|
仿真方法与算法(12) |
|||
75 |
包空军 |
基于元素树的异质数据库间双向转换算法研究 |
|
76 |
孙 鉴 |
基于大规模邻域搜索的模拟退火算法求解TSP |
|
77 |
苑 颖 |
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大数据去模糊挖掘仿真 |
|
78 |
徐亦凤 |
精英反向学习t分布饥饿游戏搜索算法 |
|
仿真网络化(15) |
|||
79 |
程 楠 |
考虑阴影衰落的无线网络拓扑离散优化算法 |
|
80 |
胡 荣 |
基于大数据的平台网络敏感信息防窃取仿真 |
|
81 |
庞 峰 |
无线局域网多域间端到端安全重路由协议研究 |
|
82 |
徐 健 |
基于证据推理的无线网络安全态势量化评估 |
|
83 |
闫 河 |
ECA_SB:一种轻量级人体骨架点提取网络 |
|
84 |
杨 毅 |
基于云计算平台的多数据库并行调度算法仿真 |
|
85 |
张江山 |
无线传感网络多重连通覆盖漏洞修复仿真 |
|
86 |
张宇翔 |
基于位置的改进HotStuff共识机制与仿真 |
|
仿真智能化(16) |
|||
87 |
舒静青 |
基于模糊预测控制的救援AGV轨迹跟踪研究 |
|
88 |
孙亦劼 |
工业机器人三重增量式模糊控制及其虚拟验证 |
|
89 |
王艺凯 |
欠驱动无人艇集群协同编队路径规划仿真 |
|
90 |
张 洋 |
群智感知计算下多终端引擎任务有效分配方法 |
|
仿真服务化(18) |
|||
91 |
陈滢生 |
基于自编码器的大数据集局部异常挖掘仿真 |
|
92 |
郭红建 |
基于高维聚类的文本大数据挖掘算法仿真 |
|
93 |
刘多林 |
Scrapy框架下分布式网络爬虫数据采集算法仿真 |
|
94 |
吕晓华 |
面向系统可靠性保障的软件配置错误诊断仿真 |
|
95 |
屈 晓 |
数据中心流量调度的分簇聚类算法仿真 |
|
96 |
吴艳丽 |
基于视觉参照系重构的室内照明区域控制仿真 |
|
97 |
杨成义 |
高维空间数据灰色凸关联度聚类算法仿真 |
|
98 |
杨子琳 |
基于随机波动模型的医疗器材需求预测仿真 |
|
99 |
朱广贺 |
基于改进CNN的旋转设备转子振动故障预测仿真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