序号 |
姓 名 |
篇 名 |
备注 |
综述(01) |
|||
1 |
李卓宇 |
COVID-19传染病动力学研究数学模型概述 |
|
军事领域仿真(02) |
|||
2 |
谢 航 |
舰载光电设备视轴稳定技术研究 |
|
3 |
杨国强 |
基于因果关系回溯的兵棋系统OODA环提取方法 |
|
4 |
于天立 |
表面缝隙对透波材料RCS的影响分析 |
|
5 |
张大朋 |
基于静态重叠网格法的全附体潜艇的斜航仿真 |
|
6 |
周 磊 |
超高压共轨系统喷油特性随增压脉宽的影响 |
|
7 |
吴力华 |
基于多特征融合的LPI雷达信号调制样式识别 |
|
8 |
朱瀚神 |
基于快速SBL的ISAR稀疏孔径机动目标成像方法 |
|
9 |
廉小亲 |
基于Frost滤波和改进CNN的SAR图像TR方法 |
|
航空航天领域仿真(03) |
|||
10 |
卜亚楼 |
南瓜型超压气球展开稳定性研究 |
|
11 |
何玉建 |
面向场面运行效率提升的离场航班调度优化 |
|
12 |
李伟建 |
一种重访时间约束的卫星轨道与星座设计方法 |
|
13 |
薛东文 |
翼身融合飞机发动机进气道声衬优化设计 |
|
14 |
郑建成 |
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运动性能分析 |
|
15 |
周思达 |
无人机RLT的三维山地仿真环境搭建与制作 |
|
16 |
杜 萌 |
栅格式排气孔HIRF效应响应机理分析 |
|
17 |
李艳博 |
基于Adams的高空气球动态发放动力学仿真 |
|
18 |
李志强 |
基于GM-ARIMA模型的遥测数据中长期预测 |
|
19 |
齐胜举 |
自适应RBF神经网络在燃气流量调节中的应用 |
|
20 |
王延忠 |
ABAQUS二次开发在多片式摩擦副仿真中的应用 |
|
21 |
闫国华 |
介质压力对卡套式管路连接副密封性能的影响 |
|
22 |
吴岳洲 |
一种基于CUDA与FAST的机场全景监视方法 |
|
23 |
张亚琳 |
面向飞行器控制系统的在线故障诊断系统 |
|
能源领域仿真(04) |
|||
24 |
陈怡然 |
新能源环境下的太阳辐射预测系统 |
|
25 |
丁稳房 |
5000A抗直流偏磁CT现场校验技术仿真 |
|
26 |
高 波 |
交流电压分区协调控制方法的设计与仿真 |
|
27 |
邢 晨 |
基于SA的光伏出力概率密度预测方法 |
|
28 |
邢阳阳 |
不对称电网故障下直流母线电压平衡控制方法 |
|
29 |
余 瑜 |
基于逆向预测的MMC多步模型预测控制 |
|
30 |
张 悦 |
基于混合模型和Stacking框架的循环水出口温度预测 |
|
交通体系与工具仿真(05) |
|||
31 |
郭秀灵 |
基于遗忘PI自适应滤波在车载导航中的应用 |
|
32 |
黄荣霞 |
最大连通域协同的改进Deeplabv3+路面裂缝检测 |
|
33 |
许 鑫 |
发动机主轴疲劳寿命有限元预测方法仿真 |
|
34 |
杨道平 |
基于混沌遗传算法的交通灯时长调节仿真 |
|
35 |
马庆禄 |
基于激光雷达的无人车动态避障方法 |
|
36 |
牛润萍 |
开窗对汽车气动力和FE影响的模拟研究 |
|
37 |
孙践知 |
基于改进CycleGAN的轨道扣件ISR方法 |
|
38 |
王 祥 |
基于改进UFSA算法的车道线检测研究 |
|
信息仿真(06) |
|||
39 |
付 蒙 |
CLUE-S模型在生态景观空间规划仿真中的应用 |
|
40 |
蒋澎涛 |
改进稀疏去噪算法下图像自适应融合研究 |
|
41 |
李 静 |
弱光浓雾背景行人探测方法研究 |
|
42 |
李校林 |
基于改进型Softmax Loss损失函数的面部表情识别 |
|
43 |
宋青平 |
一种抗频偏的频域均衡及信号解调算法 |
|
44 |
万正兵 |
电力线通信宽带OFDM调制自适应分配仿真 |
|
45 |
尹丹丹 |
三维空间VR成像的小区域目标跟踪仿真 |
|
46 |
余晓雅 |
建筑地基深基坑开挖底面下沉监测模型仿真 |
|
47 |
展金梅 |
基于相位差异法的多帧遥感降质图像复原仿真 |
|
48 |
张 玲 |
基于多通道视觉注意力的图像清晰度复原方法 |
|
49 |
侯卫民 |
极化码在水声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|
|
50 |
孟建军 |
计算机视觉技术的位姿估计处理方法 |
|
51 |
沈 雷 |
基于VR技术的建筑室内空间最优布局仿真研究 |
|
52 |
石孟曦 |
基于LSD和改进YOLOv2的压力表识读方法 |
|
53 |
徐 霖 |
空腔型压电薄膜体声波谐振器的仿真研究 |
|
54 |
张 稼 |
基于链路权值的大数据属性授权加密算法仿真 |
|
制造业仿真(07) |
|||
55 |
隋 远 |
||
教学仿真(08) |
|||
56 |
刘嘉琪 |
基于VR的“京师红迹”沉浸式体验系统设计 |
|
57 |
杨泽森 |
面向C++学科文本的三元组抽取系统仿真 |
|
仿真应用研究(10) |
|||
58 |
何春城 |
一致性检测和航向编码的船舶航迹聚类 |
|
59 |
何 鋆 |
用黑盒电弧模型的爆炸开关中直流电弧的仿真 |
|
60 |
李益德 |
绿色建筑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能耗预测 |
|
61 |
梁 冉 |
基于改进SEIR模型的网络舆情传播研究 |
|
62 |
路昌炜 |
基于AM和DPCNN模型的新闻文本分类研究 |
|
63 |
陈其远 |
带场景信息的新结构Seq2Seq模型研究 |
|
64 |
范贤光 |
||
65 |
耿跃华 |
前庭电刺激对内耳电场分布影响的仿真分析 |
|
66 |
景兴天 |
||
67 |
刘 卉 |
强震影响下多层建筑层间结构抗倒塌数值模拟 |
|
68 |
温伍正宏 |
基于LSTM神经网络的交易量预测问题的研究 |
|
仿真方法与算法(12) |
|||
69 |
欧阳光 |
基于关联挖掘算法的网络数据可追踪共享仿真 |
|
70 |
柴志远 |
基于LightGBM和LSTM指纹定位算法的研究 |
|
71 |
洪丽啦 |
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HHHO算法及工程应用 |
|
72 |
欧阳城添 |
融合精英学习与多项式变异的改进麻雀算法 |
|
73 |
杨素敏 |
粗糙集理论的连续属性自适应离散化算法 |
|
74 |
叶瀚云 |
基于改进聚类与WKP的Wi-Fi室内定位算法 |
|
仿真网络化(15) |
|||
75 |
邵 杰 |
基于离散变量和FW-PSO的网络拓扑优化的算法 |
|
76 |
孙晓磊 |
基于虚拟软件的网络流量调度数学模型仿真 |
|
77 |
王梦晓 |
通信网络用户涉密信息安全动态预警仿真 |
|
78 |
朱镕申 |
基于python的分布式网络反爬虫数据有序性研究 |
|
79 |
陶雁羽 |
物联网数据网关传感器节点适配度识别仿真 |
|
仿真智能化(16) |
|||
80 |
安燕霞 |
改进边缘梯度的机器人标定路径导航优化仿真 |
|
81 |
李昊哲 |
非均匀采样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无模型控制 |
|
82 |
赵锦泽 |
||
83 |
刘思渊 |
无速度测量的多智能体系统有限时间一致性 |
|
84 |
王乐兵 |
基于地面约束的改进A-LOAM算法 |
|
85 |
张 军 |
基于势函数的多机器人编队协调控制模型仿真 |
|
仿真虚拟化(17) |
|||
86 |
曲峰德 |
基于虚拟现实的船舶消防多人协同训练平台 |
|
仿真服务化(18) |
|||
87 |
陈 鑫 |
基于主从博弈的多柔性负荷两阶段优化调度 |
|
88 |
程永坤 |
嵌入句法信息在汉蒙非自回归机器翻译应用 |
|
89 |
高玮军 |
基于ALBERT-HACNN-TUP模型的文本情感分析 |
|
90 |
何永福 |
建筑施工现场基坑工程目标数据采集仿真 |
|
91 |
乔阳阳 |
数据点位置并行FP-Growth挖掘算法仿真 |
|
92 |
王 冰 |
实验室核心区域火灾最佳通风口选择仿真 |
|
93 |
王 影 |
基于最小哈希的网络多路虚假数据清洗算法 |
|
94 |
危华明 |
海量数据存储中云服务器性能加速方法仿真 |
|
95 |
夏婷婷 |
固体废物浸出液中挥发性有机物测定方法 |
|
96 |
姚浩然 |
基于Sine-SSA-BP算法的建筑物制冷量预测 |
|
97 |
于 艳 |
基于臭气空间分布特性的城市污水除臭仿真 |
|
98 |
韩 莹 |
改进的LSTM模型在月降水量预测中的应用 |
|
99 |
黄家興 |
基于改进YOLOv5的轻量化口罩检测算法研究 |